夏日,酷暑難耐,熱辣的太陽炙烤著巴城大地,空氣中彌漫著滾滾熱浪。
而在車程半小時外的天馬山森林康養度假區,卻是另一番光景。平均海拔1100米,森林覆蓋率達95%,常年平均氣溫13攝氏度,好一個消夏避暑的“世外桃源”。
近年來,巴州區委堅持把文旅康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培育發展,緊扣城市休閑和城郊文旅康養示范區建設,全力支持天馬山鎮“天府旅游名鎮”創建工作,一幅“詩和遠方”的美麗畫卷正在天馬山徐徐展開。
文旅融合 魅力天馬脫穎出圈
6月21日,安逸走四川·康養天馬山“發現四川新旅游·2023年四川新景推介活動”頒獎典禮暨“清涼一夏·相約天馬”避暑旅游季啟動儀式在天馬山舉行,天馬山再一次憑實力“吸粉出圈”。
“偶然看到了天馬山的報道,趁著放暑假帶孩子過來玩幾天,確實舒適涼爽。”天馬山的清涼,給從成都自駕前來的王女士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天馬山的魅力,不僅只在夏天!
“春可茗茶賞花、夏來清涼避暑、秋可田園采摘、冬品雪鄉美食。”巴州區文化廣電旅游局黨組書記、局長饒建介紹,巴州區始終堅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常態化舉辦采茶賞花節、“清涼一夏·相約天馬”避暑旅游季、高山羊肉美食節等節慶活動,持續提升景區的熱度和吸引力。同時,在景區建設中充分融入巴州特色文化,開展非遺展演、農耕體驗、藥茶文化研學等活動,讓游客在游玩中品味巴州文化魅力。
記者從巴州區文化廣電旅游局獲悉,2022年,天馬山森林康養旅游度假區全年接待游客283.15萬人次,同比增長12.2%,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3.72億元,同比增長8.3%,過夜游客平均停留2.02天,省外過夜游客達6.16萬人次,占總過夜游客人數的50%。
以創促建 功能配套提質增效
沿著寬闊平整的棗寺路,從巴城出發,開車半小時便可到達天馬山。
“以前上天馬山的公路彎道多、路況差,現在走這邊,安全又快捷。”作為天馬山的???,市民張先生對交通的改善贊不絕口。
按照川東北簡約風格設計的天馬山客運中心,今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,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,建有停車位78個,公共廁所1座,為游客提供方便的停車服務。
旅游環線、客運中心、景點景觀、標識標牌、服務品質……天馬山,在悄然發生很多變化。
以創建促建設,以創建促規范,以創建促提升。“我們以創建天府旅游名鎮為契機,充分挖掘當地特色,融入本土元素,持續提升游客‘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’的品質。”巴州區文化廣電旅游局總規劃師徐藝丹說。
棗林至天馬山、山水化湖至天馬山、巴城至天馬山等旅游環線的開通,縮短了游客通行時間。配套齊全的天馬山溫泉度假酒店、明月酒店,各具特色的觀山灣民宿、云上·山谷里民宿和星空露營基地,讓住宿選擇更為多元。五彩生態體驗茶園、李子園露營基地、叢林穿越、森林茶苑、湯池藥浴等景點,讓游玩更為多彩。同時結合本地特色開發的十大養生美食和天馬山松巴茶、天馬山蜂蜜、天馬山酊缸酒等特色文旅商品,滿足游客多樣化味蕾需求,有力推動區域文旅經濟發展。
產業賦能 助力強鎮興村富民
“大家抓緊時間干哦!”在獅子寨村茶園內,村民周慶雄一邊吆喝,一邊熟練地除草、施肥。在茶園,每天可以為他帶來80元的收入。
而在獅子寨村的民宿內,一群外地來的游客正在挑選房間。“目前我們共有73間民宿,趕在避暑游旺季開門迎客,今年肯定有個不錯的收入。”獅子寨村黨支部書記余安波說。
拓寬茶產業、建特色民宿、發展電商經濟……獅子寨村發展邁上快車道,去年“村集體+寺南柳鎮屬平臺公司”收入突破59萬元,曾經的落后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示范村,闖出了一條振興發展的新路子。
獅子寨村,只是天馬山鎮走好“茶旅共融”發展道路的一個生動縮影。
近年來,天馬山鎮堅持茶業興鎮、產業強鎮、旅游富鎮,把茶葉作為主導產業來抓,引進5家優質茶企,建設茶葉基地10000余畝,同步建設15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,建成針形茶、扁形茶、香茶(紅茶)生產線三條,加工能力達到1萬畝??绱褰M建茶旅產業黨建聯盟,四個村統一規劃,整體推進茶葉產業,成功注冊“巴山葉遇”“古樹紅茶”“野放綠茶”等特色商標。依托五彩生態體驗茶園,大力發展集采摘、休閑、觀景、研學于一體的茶旅共融新業態。
產業興則百姓富。茶園除草、灌溉、修枝、采茶等務工崗位直接解決天馬山鎮域內群眾3500余人就業,實現群眾年增收3000元以上。全鎮鄉村客棧、農家樂、民宿已有23家,帶動500多人率先吃上“旅游飯”。
“我們大力推動茶旅融合,就是為了增加群眾的收入,實實在在提升大家的幸福指數。”天馬山鎮黨委書記龔毅介紹,2022年全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884元,同比增長15.31%,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近2倍,集體經濟收入廣泛用于民生工程、產業發展、陣地建設等,形成了良好的互促互補效應。
關聯新聞
公示中 天馬山森林康養旅游度假區上榜省級旅游度假區
近日,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公示,擬認定10家旅游度假區為新一批省級旅游度假區,其中巴中市巴州區天馬山森林康養旅游度假區上榜。
旅游度假區等級評定工作主要依據《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》(GB/T26358-2010)、《旅游度假區等級認證細則(試行)》和《四川省旅游度假區等級評定管理辦法》進行。省級旅游度假區的等級評定工作嚴格按照“自檢—申報—創建—初評—省檢—審批”的程序進行。評定的內容主要包括區位與區域基礎、環境與度假資源、功能與度假產品、配套設施與服務、市場結構與形象、管理與服務品質等6個大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