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夏時節,瓜果飄香。眼下正值黃桃成熟的時節,走進棗林鎮清溪溝村的黃桃種植基地,連片桃林郁郁蔥蔥,一個個金燦燦的黃桃掛滿樹枝,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頭,微風吹來,果香四溢,令人垂涎欲滴。果農們穿梭在桃林間,忙碌地采摘、運果,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。
在不遠處,就看到了黃桃基地負責人諶傳明,他正四處張羅大家分筐、裝車,忙得不亦樂乎,臉上滿是掩飾不住的喜悅之情。
2016年,諶傳明回到家鄉,發現當地有黃桃市場卻缺少黃桃種植戶,于是他利用家里閑置的土地,開始種植黃桃。在初期,沒銷路、產量低等問題困擾著他,他便找到當地政府尋求幫助,了解情況后,當地政府積極通過多方途徑幫他尋找銷售渠道。“政府不僅給予我政策和技術上的幫扶,還得到了資金上的支持,發展產業安心又放心!” 諶傳明說。
自種植黃桃以來,諶傳明始終堅持“綠色、天然、健康”的理念,嚴格按照黃桃的種植要求進行精細化管理。通過7年的精心管護,他種植的黃桃品質優良,個個肉質飽滿厚實,甜脆糯香,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。
“這里的黃桃肉脆、汁多,味道非常好,準備多摘一點回去和家人朋友分享。”入園采摘的杜女士吃著黃桃開心地表示,為了嘗上這口夏日限定“甜蜜”,她第一時間就約上好友一起來基地采摘。
經過7年的不斷努力和發展,如今,黃桃種植面積已有10余畝,總產量為13000斤,年利潤可達5萬元?,F如今,隨著黃桃銷量不斷攀升,諶傳明的信心也越來越足。他說,接下來將繼續學習專業技術知識,在提升黃桃品質和口感的同時,帶動更多農戶參與到黃桃產業發展中來,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,讓黃桃真正成為大家增收的“致富果”。
“桃經濟”結出“致富果”,這只是清溪溝村發展特色產業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該村因地制宜,積極調整產業結構,不斷發展壯大特色產業。眼下,在鑫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,迎來了南美對蝦的豐收期,活蹦亂跳的對蝦從水塘里打撈上岸,十分誘人。
2016年,同為返鄉創業人士的劉坤通過村上流轉土地,創辦起了自己的合作社,開始養殖南美對蝦。劉坤告訴記者,養殖南美對蝦水質要求較高,還需要注意溫度、pH值、溶解氧、氨氮等多方面因素,就是一個多而繁的細心活兒。養殖過程中,劉坤也經歷了多次失敗,他通過反復學習和摸索,終于總結出了一套養殖經驗。如今可以說是游刃有余,得心應手。
“面積共30畝,預計今年產量在一萬斤左右。”隨著線上+線下的訂單不斷飛來,劉坤也忙得團團轉,“每天都有不少客戶通過電話和微信咨詢下單,今年的對蝦收成不錯,年收入預計在70萬元左右。”看著眼前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對蝦,劉坤不禁喜笑顏開。
據了解,清溪溝村“兩委”采取“黨支部領辦、黨員示范引領、群眾主動參與”的“五統一租”方式,通過土地返租的形式轉包給居民點的農戶,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。同時,立足自身地理條件,實行“公司+農戶”的合作方式,建成了市級“菜籃子”工程——占地300畝的時令蔬菜基地,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穩步增長。
“下一步,我們村將立足地域實際,強化統籌指導,通過搭建市場、技術平臺,鼓勵村民抱團發展、大膽創新,推動果蔬、水產養殖產業再上新臺階,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。”棗林鎮清溪溝村黨支部書記、主任石海洋說道。